廿年风雨等闲过,桃李春风意正浓

当前阅读:       发布时间:2015-03-13

廿年风雨等闲过,桃李春风意正浓

           ――优秀教师李伦侧描

 

十年点滴成珠玉   

1993年那个清秋的开学典礼上,李伦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发言,表达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热爱教育,愿为教育奉献青春、热血与智慧的决心。记得在结束的部分,他深情地引用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话:“花的事业是艳丽的,果的事业是甜美的,那么,就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他是这么说的,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他也是这么做的。

高点起步,精彩开局。李伦老师一毕业就担任了933班的班主任,一面是语文教学的新手,一面是班主任工作的初试者;一面是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当时一级只有六个理科班,一面是班里六十多个青春懵懂少年。生活一下子繁杂起来,从早晨六点跑操到晚上十一点晚眠,从挑灯备课到批改学生作业,几乎每天的节律都是紧张而单调的。周末假日,基本上也是以校为家。辛勤的工作,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据学生毕业后看他时说,当时他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伦哥”。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了很好的提升,1996年高考中,语文学科获市第二名,所教两个班语文成绩总评第一,当年受到市级教育先进个人的表彰。1997年又接手高三56班的语文教学,并获高考滨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当年就被任命为学校语文组学科组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组长。

人生有些不如意。李伦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93级学生上高三的那一年,学校出于对年青人送高三的担心和实际工作需要,调换了他的班主任职位,但仍然让他担任原班的语文教学。当时对他打击很大,整整一夜未能入眠,他反复自问,我哪里做得不好?我怎么面对我的学生?第二天,他硬着头皮走向课堂,一定要完成自己的职责,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去。

坚强的人总是愈挫愈奋的,智慧的人总是善于反思的。发现问题之后积极学习、积极弥补才是正途,而不能一味地抱怨、消沉。于是李伦老师扑下身子,踏踏实实,研究教学,学习管理。第一篇论文《供材料议论文四步走》参加市论文评比获二等奖,同时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并获一等奖。主编的第一部高考复习用书《高考突破》取得成功,较早地将高考内容系统化、体系化,受到当时师生的欢迎。后来又结合时事,主编《时文荟萃》一书,成为阅读类材料的先河。还参编了山东人民版语文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一书,多次参编市教研室开发的《同步学程》。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天地》、《现代语文》《语文学习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参与多项市级、省级教研课题。先后被评为滨州市教学能手;并荣获滨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滨州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邹平县优秀教师、县青年岗位能手、“创业在邹平”十佳青年等称号。

 

谨严沉稳有内涵  行良彦

 2003年之后,正逢新校扩建,大批青年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那时李老师是我们的备课组长,每天组织我们备课授课写教案。李老师以身作则,教案书写认真,内容详实,精心设计问题,深刻教后反思。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在李老师的潜移默化下,我们年轻老师也慢慢褪却浮躁,减去功利,走向沉稳。

在对专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上,他更加严谨,不会因一时的灵感或个例的感悟,就认定是学习这个专题的科学方法。他总是会找出多个与之有关的事例和理论,对这个问题充分论证,由此才形成规律方法。我们年轻老师总是囿于现成的结果而怠于深入思考,这时候,李老师总能提出与此不同的几个反例,启发我们的思考,以便总结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愤”“悱”之道,尽显于此。

这种执着认真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周围的教师,成为了整个语文组的组风。

与李老师相处,总会被他幽默轻松的话语所带动,能迅速消除陌生乃至局促。他不会让人产生因其知识丰富而无以应对的苦涩,更不会有居高临下让人感到“捉襟见肘”的尴尬。他真诚地鼓励年青老师,不因其梦想不够高远而鄙薄,不因其意志不够坚定而轻视,不因其困惑的真实而不宽容。

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本色真诚的教学,豁达从容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

 

老干扶持新枝劲,亦师亦友显襟怀  张红蕊

清代诗人郑燮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李伦老师不仅倾心教导学生,而且对青年教师也不遗余力地指导与帮助。

2011年,学校为了培养年轻教师,培育后备力量,推行了青蓝工程。于是李伦老师于繁重的工作中担任了青蓝工程导师的任务,与青年教师结对,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教导工作。

李伦老师的指导高屋建瓴,系统周密。

首先体现在理论方面,李伦老师认为一个成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具备先进的理念,指导阅读了《中国语文人》《听王荣生教师评课》《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孙绍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研究》等书籍和期刊,对语文的本质和学科特点有了深入了解,理论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其次体现在课程指导方面。李伦老师耐心教导,指出高中三年,不同学年的课程各有不同,处理方式应不尽相同。高一的课重情趣,可以上得活泼,方式灵动;高二的课重理趣,应该上得深入,引导学生理智思考;高三的课重规律,必须在题型和答题规律上下工夫。学员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摸透课程类别,教学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再次体现在课堂和文本处理上。李老师对现行文本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所以在他的指导下,就避免了对文本的曲解。比如在《我与地坛》的授课中,学员先前把地坛和母亲割裂开来,经过李老师的指导,学员明白了二者是相与为一,融为一体的关系,在课堂上处理也就水到渠成。

经过李老师细心指导,学员在六次综合评比中有五次获得一等奖,四次第一名。

学员成绩的背后渗透的是导师的心血和汗水。

正如歌德所说:“当一个人的目光从自身投射到他人时,他的世界就宽广了。”

回首过往,廿年风雨等闲过;瞻望前路,桃李春风意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