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级部国旗下讲话(3月12日)

当前阅读:       发布时间:2012-03-13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级部国旗下讲话(312

       

张红蕊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同学们交流。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读书。这一话题包含了太宏大的内容,太驳杂的信息。提及读书,总牵带着太多的提倡和严肃的道理。这些咱们都不提。

提什么呢?我想从01年湖北高考作文谈起。它要求以“旧书”为题作文。旧书我们生活中多么熟悉的物象!所以难度并不大,可虚实兼顾,可古今贯通,可绵绵情意叙事,可层层深入析理。本应不乏佳作,但情况不容乐观。表现如下:奶奶送给我一本《格林童话》,上面有《皇帝新装的故事》。父亲送我一本抗战时期出版的书,记载了抗美援朝战争。妈妈指导我如何读《唐诗宋词文选》。各位同学此书迄今未曾面试,以后不得而知,但肯定与旧书毫无干系。如果说这些错误只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我们再看一篇考场作文。大意是读小学时奶奶藏起了我一本小学课本,到了高三,奶奶看见我成绩下降,终于把那本书还给了我。没想到奶奶在把书交给我之后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种捏造只能让我们无语了。为什么会出现如上现象?最直接的原因便是胸无成竹,肚无存货。一篇小小作文暴露出考生阅读方面大大的缺失。湖北如此,我们恐怕亦如是。因此我们需要踏实读书。如果进入了“惴惴”和“洋洋”两种阅读的心理体验,那就进入较高境界了。所谓惴惴,即捧书苦读,恰似夜行幽谷,惴惴不安,如履薄冰,凝神屏气;而洋洋者,即一册在手,犹如马行平川,洋洋自得,信马由缰,心醉神迷。有了惴惴,阅读就能披沙拣金,探骊得珠,语文素养怎能不积淀日厚?有了洋洋,阅读就能广采博收,登高望远,其人文情怀何愁不积累日丰?

故曰读书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当然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时间。在高考的压力下,在繁重的作业中,许多学子抱怨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去读。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对此我想说的是:见缝插针,方能集腋成裘;手抄笔录,才能为我所用;与其在书海中浅尝辄止,不如心灵深入的感知。比如你能否从宁静如水的《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读出静穆的伟大和高贵的单纯?你又能否从琴声的间歇中读出白香山情感的沸腾?《项脊轩志》我们都学过,但心灵的触角能否越过看似平静的文字直抵作者煎熬的内心?特别是文末“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呓语般的白话,仿佛随意为之、顺带一笔,但却是最令人恻然的地方。树犹存,人已亡;木可长,骨已枯;言已尽,意未穷。发妻音容已渺,只有手植之树浴风沐雨,时时引人柔肠百转,无处可逃的柔情纠结的痛苦!张爱玲在给胡兰成的诀别信中说: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语句直白,没有一贯的横空出世的惊艳,却更引人黯然心伤。信中没有一句责问的话,斥责的空缺不是意味着大度的原谅,而是至死也解不开的心结。她曾给他写:“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是为他开的一朵花,却得不到珍惜,零落成泥,就干脆放手吧。这缺席的斥责不是空白,而是多年来的怨恨情痴,多年来无望的等待、希望的熄灭、绝望的决绝。情到深处情无语,怨到极致怨无声。正是白居易笔下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这一千古名篇令人读之,赞之,怜之,伤之,叹之。其中生花妙笔比比皆是,算是叙事诗的巅峰之作。但我独爱“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于无声处回顾前尘往事,情感上可谓是悲欣交集。语言越是无声,情感越是沸腾。就像白居易反复渲染琵琶女的意气风发,而对自己的年少得志却只字未提,除了是一种写作艺术,恐怕也是不忍回首吧!正是心头的一根刺,轻轻一触便疼痛彻骨。

所以读书不拘于时间的长与短,而在于心神沉浸的浅与深。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何为读书?即眼与心的配合,形与神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