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

当前阅读:       发布时间:2011-06-17

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

 

                             ——2011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的特点与启示

 

刘庆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命题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多元化试卷之间的相互借鉴,山东高考文综试卷也在稳定中不断变化。通览今年的山东文综卷历史学科部分,其明显特点与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在命题立意上保持稳定

1、试题主导形式仍是“三新试题”:今年的试卷依然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特征的“三新试题”为主。8道选择题均为材料式选择题,其中2道题为图片材料、2道题为图表材料,其他4道题为文字材料。这不仅是山东文综卷,也是全国各地高考试卷近年共同的特点。从表面上看,其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过去那种考查再认再现课本知识的试题已经被淘汰,高考命题不再拘泥于课本,已经与课本渐行渐远。从本质上说,其价值导向非常突出:新课程高考考查的是课程知识,不是课本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课本虽然是师生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课程改革已经实现了“一标多本”,高考命题不可能依据某一个版本,而“三新试题”则成功地回避了版本之间的差异,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史论结合能力,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

2、试题考查重点仍是主干知识:今年山东文综卷考查的知识点有:科举制度、铁器牛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经济体制改革、雅典民主制、欧美资本主义经济、七十七国集团、黄宗羲、孟德斯鸠与近代民主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全是立足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当然,这也是全国各地其他高考试卷命题的共同原则。其特点是“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即试题材料无论如何新颖,其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依托,能力是知识的运作。离开知识,能力是空洞和没有意义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考试题依托主干知识,并不代表单纯依赖教材知识,还指历史课程知识。高考试题突出基础性,并非单纯考查知识记忆,而是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

3、仍然注重阶段特征的把握:从2007年至今,全国大部分新课程试卷依然按照大家所熟悉的中外两个通史的顺序编排试题,很多试题的落脚点仍是横向的阶段特征,注重考查一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山东文综卷2010年第14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第14题是通过一组关键词考查“工业文明下的世界”;2008年第15题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今年,第15题考查的是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第16题考查的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第29题则以武汉钢铁厂为切口,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的“时代背景”。

4、仍然注重学科价值观的引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中学历史教学的归宿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因此,课程改革后,高考命题已从过去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为学科价值观立意。近五年来,山东文综卷一直保持着这个鲜明的特色,精彩纷呈,亮点多多。例如,今年第9题突出了公平、公众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利于全国的团结统一和人民参政的热情;第12题突出了民族主义;第14题突出了司法的公平公正;第27题突出了全球视野下的民主、传统和交流问题;第34题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等。

二、在史学探究方法上锐意创新

新课程认为: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比学生掌握若干现成的结论更重要。所以,近年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高考试卷特别强调史学探究能力,其突出的表现是:注重区分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基本的史学要素,注重信息提取、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史料辨伪等原则和方法,注重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等基本环节等,注重史料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充分性。

前四年,山东文综卷在史学探究方法的探索方面不够明显,而今年却突出了这方面的锐意创新,并成为试卷的一大亮点。如27题“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突出了史料解释、史论结合能力的考查;“(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突出了历史评价能力的考查。第35题“(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则突出了史料辨别、史料运用的能力。同时,选择题第12题也渗透了“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的史学探究原则。

三、在原有特色上有所弱化

1、地域特色方面的弱化:2007年以来,山东文综卷结合本地的历史、地理、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巧妙选取材料,创设情境,营造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一直为人所称道,如2007年卷考查“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以登州文会馆、山东大学堂为切口,考查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与影响;2009年第10题考查了16世纪晚期山东农村的农业结构变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第12题通过济南客车运营情况的变化,考查了“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第29题考查了山东所在环渤海地区的列强侵略与民族抗争。但是,今年的试题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没有涉及山东的地方史料。当然,这种情况绝非今年所独有,2008年、2010年也是如此。但是,连续两年来的命题象征,却体现出了地域特色的弱化趋势。结合本省教育教学特点,适当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国家给各省自主命题的独特优势,也是本省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宽广平台,更是充分展示命题特色的有效途径,还是应该珍惜的。

2、思维开放方面的弱化:过去四年,山东文综卷一直坚持在思维的开放性方面进行探索,还且也是比较成功的,其基本的特点是:对问题的评价和认识不是只有一个结论,而是有多个选择。例如200727题“.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009年山东第27题“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2010年第27题在在开放性上更进一步:“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宇左右”。与此相适应,该题采用了采意评分和分层评分的方法(即SOL0分类评价法)。但是在今年的试卷中,这一特色没有相应体现。

3、史观转变方面的弱化:历史是客观的,而历史学是主观的,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一旦我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原来的史料就会被给予新的诠释和意义。而课本的编写,只能采用一种史观对历史事物进行解读。因此,高考命题就可以运用不同的史观,对大家熟知的一些历史事物进行重新解读。前四年,山东文综卷在这方面的探索卓有成效,例如社会史观的广泛运用就曾让人耳目一新:2007年第27题考查了罗斯福在经济危机发生后关注“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等社会问题;34题考查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新妇女观;第15题考查了1760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场景;第9题考查了明初的男子帽式;2008年卷第27题的主题是“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第29题考查了百姓日常用语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逐渐消失的原因;第33题创设情境的材料则是“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2009年卷第9题的材料是《红楼梦》中贾母关于贾宝玉娶亲的话;第11题采用的材料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第12题是《申报》关于“七七事变”后济南客车拥堵的材料;2010年卷第11题则别出心裁地引用了“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第12题引用了“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比较而言,社会史观更加注重史料的大众化和生活化,内容宽泛,形式多样,芸芸众生的穿衣吃饭,婚丧嫁娶,消闲娱乐,全都登上了大雅之堂,其价值取向是“历史试题的生活气息比专业味道重要”。这不仅是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需要,更是史学研究走出为政治服务的狭小天地,从面向上层和少数精英,到面向非专业化的读者,实现为社会服务的重大职能转化。可惜的是,在今年的试卷中没有出现这样鲜活生动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再者,去年山东卷第27题以“哥伦布达到美洲”为主线,以“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为切口,自然地把多重史观融入其中,也是可圈可点的精彩之笔,而今年的试卷也没有承袭这一有益的探索。

当然,平心而论,要在一张文综试卷有限的篇幅之中面面俱到,体现各种命题实验成果是不可能的。瑕不掩瑜,2011年文综卷在保持命题根本立意稳定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史学探究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整体上是成功的。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的实践同时也告诉我们:高考试题的命制不会守成不变,会不断创新突破,而那些被人们所认可的、成功的命题技术中还会在今后循环出现